中国经济体现了强大韧性

来源:今日中国作者:卞永祖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62642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0.4%。纵向来看,这一数据明显低于最近几年的平均增速,但若联系到上半年上海、深圳等地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成绩的取得实际上超出了预期。 

  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疫情蔓延、供应链紊乱以及西方国家通货膨胀严重的背景下,中国上半年经济体现出了强大的韧性。 

  首先,上海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方经济正在快速恢复。今年前5个月,上海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比如,3、4、5月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分别下降7.5%、61.5%和27.6%,前5个月,上海固定投资下降21.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18%。不过,在疫情基本控制住之后,上海经济快速恢复,6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出增长15.8%,进出口增长9.6%,全面扭转了第二季度的颓势。由此可看出,中国采取的动态清零防控策略,虽然短时间内对经济影响似乎比较明显,但是整体上是最经济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其次,更加突出显示了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中心地位。2021年年底以来,有人认为,随着其它国家经济逐步放开,生产经营活动开始区域正常,中国对外出口恐面临更大压力。但是,根据海关的数据,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9.4%,出口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中国外贸高速增长的趋势并没有改变。这体现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影响力的持续扩大。一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中国产业配套齐全,具有规模化和低成本的优势;另一方面,随着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的高科技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也在扩大。比如,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3倍,这与中国该领域的技术突破以及生产规模优势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为企业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当前石油等商品价格处于高位,主要发达国家都深陷高通胀的泥潭难以自拔,但是中国的价格总体水平处于低位,对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影响相对较小,这离不开宏观经济政策的精准把握。为了拉动经济增长,中国加大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上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总额超过了1.8万亿,这对于纾解企业困难、保障供应链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长期以来中国都实行与实体经济发展相一致的货币政策,避免大水漫灌,为防控通货膨胀打下了良好基础。 

  另外,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企业的良好运营。中国有1.6亿多的市场主体,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同时,它们在面临困难时所体现出的灵活性和创造力,为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提供了基础。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在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以及结构性转型升级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全面好转,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迎来更快发展,年初确立的发展目标有望完成。当然,也需要重视当前经济中的困难,加快改革步伐,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一方面,需要为企业减轻压力,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中国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强,国际环境的大幅波动以及各国经济发展低迷不可避免会影响国内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中国在确保已出台政策落地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出台帮扶政策,尤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要坚决落实新发展理念,把钱用在刀刃上,避免过渡举债和铺张浪费,减轻债务负担。 

  另一方面,要加大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不会改变,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更多国家愿意提供更优惠的条件迎接外部投资,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同时,与邻国加强经济合作具有地理和人文上的优势。因此,中国更要重视与东盟、中日韩以及中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提高互联互通水平,优化和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 

  客观来看,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在复杂的形势下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这背后体现的是规模、质量和竞争力优势,也就是中国经济的韧性优势。只要不断深化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就有足够的韧性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卞永祖 《管理现代化》杂志常务副主编 

链接:中国经济体现了强大韧性_今日中国 (chinatoday.com.cn)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