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历史变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基垒台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 

  全面小康千年梦圆,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中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成为中国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解,也为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路径之变: 

  一组组数据见证经济跨越式发展 

  金秋,北京。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的经济建设主题区,一艘中国经济“奇迹号”巨轮模型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国内生产总值从53.9万亿元增长到114.4万亿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万元增长到3.51万元; 

  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4.4万亿元增长到39.1万亿元; 

  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数字的跃升,显示了十年间的非凡成就。 

  ——发展路径的变化,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一路向上。 

  2015年,“新常态”首次出现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此后,“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消费升级”“高水平开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阶段”“两新一重”……一个个经济热词,刻录下中国经济发展从“快”切换到“好”的新跑道。 

  从“速度”到“质量”,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着力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增长”到“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内涵更加科学和丰富。 

  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坚持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坚持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巨大的发展成就,为未来发展蓄势添力。 

  2021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按现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11.7%。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8%,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2021年末,全国市场主体达到1.54亿户,比2012年增长1.8倍,每年净新增超1000万户。 

  2021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比2012年累计降低26.4%,年均下降3.3%,相当于节约和少用能源约14.0亿吨标准煤。 

  数据增减之间,显现出中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十年间,中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量子通信、大飞机制造等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若干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巨变。 

  “自从工业革命开启现代化的大门之后,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与时俱进,但经济的基础和决定作用不曾发生改变。在世界历史的坐标上,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说。 

  生活之变: 

  一幕幕画面昭示未来会更加美好 

  武陵山脉腹地,峰峦叠嶂,山路逶迤。 

  藏在大山深处的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地贫、山高、路陡”,千百年来被贫困问题深深困扰。2013年,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7%。如今,通过发展旅游、山泉水、猕猴桃、苗绣等产业,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20167元,较八年前增长了10多倍。 

  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在“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也书写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夺取了全面胜利,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年间,人们的生活变了模样。今天看似寻常的日子,许多是当年难以想象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城乡居民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50.1辆和30.2辆,分别比2012年提高132.7%和358.3%;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为253.6部和266.6部,分别比2012年提高19.3%和34.8%。 

  人工流水线已不是工厂标配,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制造业企业上“云”用“数”,“智能+制造”迸发新活力。 

  新兴职业折射出产业跃迁,“碳排放管理员”“无人机驾驶员”“工业互联网工程师”等新职业不断涌现。 

  十年间,中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10.2亿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13.6亿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累计实际增长78.0%,年均实际增长6.6%。中国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年均保障低保人员4000万人以上…… 

  伟大的变革,就在人们每天的生活点滴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可以预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不断增强。 

  环境之变: 

  一幅幅美景映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沿长江、扼三峡,处在长江三峡起点的湖北宜昌曾因化工产业比例过重,空气质量一度堪忧,江段污染超标。 

  而如今,“化工围江”重回“绿水青山”。自2018年以来,化工重镇宜昌毅然向“支柱产业”“吃饭产业”开刀,134家化工企业集体搬迁到了新建的化工园区,开启转型发展之路。 

  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宜昌的“伤筋动骨”换来了“脱胎换骨”,演绎了十年来中国生态环境变化无数个故事中的一个。 

  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现实抉择。 

  “从战略部署看,我们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十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环境指标逐步走向双赢。 

  空气质量指标PM2.5(细颗粒物全国的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I—III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十年来提升了23.3个百分点,达到了84.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在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背后,是一系列改革措施的重磅落地。 

  建立和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河湖长制、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许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一系列制度;制修订30余部相关的法律法规……越织越密的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如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展望未来,我们将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奋力谱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张占斌表示,1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强大力量。(记者 孙韶华 张莫 徐海波 白田田)

链接:这些历史变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基垒台_今日中国 (chinatoday.com.cn)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